電商新手必懂的行銷邏輯
網路上琳瑯滿目的行銷策略,初入行的電子商務新手該如何掌握?本篇文章以消費者行為流程帶你了解電商該懂的銷售邏輯,以助於行銷策略的規劃。
購物行為是一連串的活動,行銷則是會根據購物活動的流程而有不同的規劃以及預算的配置。電商新手們可根據AISAS模型來制定適合自家的網路行銷策略。

Attention 關注:消費者如何注意到產品或品牌的方式。
可以充實網站的資訊,思索消費者選擇產品時會考量的因素,並將其重要資訊加入網站之中,以增加被搜索到的機會,或是重複性高、記憶點高的標語,讓消費者可直覺反應產生聯想。
Interest 興趣:消費者接收到商家傳遞的訊息後,產生了興趣及認同。
此階段的消費者對產品或品牌已有初步的認識,可以營造一些使用情境讓消費者想像,並且產生有需要的念頭,如何激發消費者的需要或是想要的渴望更是考驗行銷人員說故事的能力。
Search 搜尋:消費者由被動轉為主動的搜尋行為。
當消費者主動搜尋時,便會開始比較同類型的其他競爭商品,官網的資訊很全面以及看起來具有可信度,那麼就可縮短消費者的猶豫期。社群網站或是官網也可加入客服的功能,為消費者在第一時間解惑,也有助於導向購物行動。
Action 行動:消費者決定購買產品。
願意付出行動的消費者很可貴,在消費者決定購買時,若能使用向上銷售(up-selling)及交叉銷售(cross-selling)策略,即可增加營收和客單價,在此階段多花心思便能夠事半功倍。
但是這兩個銷售策略對中小型電商來說,執行起來其實不容易,可透過推薦系統外掛,讓AI人工智慧協助行銷。
Share 分享:有了購買經驗,消費者願意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經驗。
回饋分享是很重要的銷售助力,也是商家能持續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的消費者其實都是懶惰的,建議商家適時的提供獎勵機制,或是會員制度和顧客忠誠度計畫,以此促進回購讓整體的銷售流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銷售時,應該要考慮到消費者購物行為的改變流程,充分掌握消費者心理,並且有邏輯地去建構行銷策略,相信將能為產品/服務創造出好的成績。